警视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廉政建设

两会云播间丨青山永驻 金山长留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时间:2021/3/8 0:00:00

本期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原党支部书记石光银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将乐县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林顺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副场长、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利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从“沙进人退”到“人撵沙走”,毛乌素沙漠南缘百余里的这条“绿色长城”如何筑就?从联合国环保最高奖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奇迹怎样续写?从一穷二白的“三无村”到成功践行“两山论”的示范村,常口村的山水田文章有何秘诀?
本期“两会云播间”,我们请到三位代表,讨论交流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
“沙窝窝”变成“金饽饽”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请您讲讲治沙的经历,为什么决心和乡亲们建这段“绿色长城”?
石光银:我出生的海子梁乡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北面是盐碱滩,南面是沙漠。一场风刮过,漫天黄沙,瞬间像进入夜晚一样,不仅农田、粮食会被掩埋,连居住的房屋都可能被压塌。为了躲避风沙,我小时候搬过九次家。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只有治好沙造好林,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才能拔掉穷根。
印象最深的就是和乡亲们一起“三战狼窝沙”。狼窝沙属于特大沙梁,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第一年,十几次六级以上大风使我们栽种的树苗几乎全被毁。第二年又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吸取教训后,我们采用“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胜利,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生态环境改善了,脱贫致富的问题也解决了。过去定边只能种玉米套种黑豆,现在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都能种,作物亩产也大大提高。我们还搞起了沙区综合开发,建立了粮食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药材种植基地,发展畜牧养殖业、旅游业等,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二三百元提升到35000元。
日子越过越好,生态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您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张利民:这20多年让我有幸见证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滋养壮大,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2004年,我到塞罕坝下属的三道河口林场担任场长。最初的印象就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山石路、十多间简陋的平房和一望无垠的林场。人烟稀少、相当闭塞,周边农牧民的生活很艰苦。
这里的森林面积达到15.6万亩,林场北面和克什克腾旗草原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独特。我们便打算依托清代皇家猎苑文化,开发森林旅游,把生态资源产业化。思路定了,说干就干。28天时间,建漂流点、改造马圈、联系旅行社,大家心齐劲足,很快就建成了秋狝文化园,带动当地农牧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个项目转变了当地百姓的观念,日子越过越好,老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转变带给大家的影响更深远。
不能赚了一时的钱,毁了子孙后代的山
记者: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常口村办生态漂流的情况。请谈谈这些年是如何立足山水田的资源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的?
张林顺:20多年前,常口村还是个“三无村”——没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没有几幢新房子,没有几盏能亮的路灯。虽然坐拥好山好水,但村民过的却是穷日子。
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曾面临“诱惑”。有一家木筷厂曾提出以20万收购村里的天然林,当时都有些动心,但还是咬牙拒绝了。这片山都是石头山,砍光的树用再多的20万、几个20年都可能长不回来,不能赚了一时的钱,毁了子孙后代的山。
现在看来,我们守护的这2000多亩青山绿林,生态价值无法估量。通过和林业公司开展合作造林项目,引进从事旅游、养殖、水电等项目的环保型企业,既解决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又能实现长效发展。去年,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投资6亿元,在常口打造养生休闲为一体的文旅康养综合体和“两山学堂”。云衢山漂流也成为一张特色名片,去年我们进行了改造升级,更突出原生态和安全理念,未来的发展充满光明。
因地制宜加大治理力度,合理利用生态环境
记者:今年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此,各位代表有什么建议或者打算?
张利民:我认为绿色发展需要更加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向绿色要效益、向生态要发展。从森林角度讲,首先要因地制宜、因林施策,通过造林和营林,实现森林面积质量双提升。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通过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最大程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石光银:西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需要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在治沙初期,我们为了最快速度锁住流沙,种的多是像杨树这类生长速度快但寿命短的植物,现在复种、补种就成了关键。我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再种5万亩林,通过机械化造林、高科技育苗等方式不断提高沙区植被覆盖率,调整植被结构,继续发展循环经济。
张林顺:目前,农村环境问题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一个短板,需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再创新,下足“绣花”功夫。比如,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引导村民广泛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等。(本报记: 侯颗   网站编辑:建君)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010-53351827,邮箱928479055@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警视网“、“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栏目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