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军人受尊崇 让军娃享优待
内蒙古军地联合发文
教育优待惠及驻区卫国戍边军人子女
在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曾在上述地区工作累计满5年的军人的子女等,在户籍所在旗县(市区)范围内,可根据军人家庭意向安排就读,不受落户时间限制……日前,内蒙古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自治区教育厅、退役军人事务厅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细则》,重点政策倾斜卫国戍边军人的子女,提升军人家庭的幸福感荣誉感获得感。
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内联八省、外接俄蒙,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全长4200多公里,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是祖国北部重要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长期以来,驻区部队发扬‘北疆卫士’精神等,在莽莽林海草原和茫茫大漠戈壁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确保了边疆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内蒙古军区主要领导说,烈士张良、烈士杜宏、“伊木河模范边防连”“清河口一连”等英雄模范群体,为北疆卫国戍边长卷留下了光辉一页。
“我们为部队建设、为国防建设出力,为部队官兵家属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难题,是分内之事和政治责任。”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讲,要对两种人格外高看一眼,厚待几分:一个“打江山”的人,得让他们生活的好,让他们最大限度享受到共和国今天的发展成果;第二个就是“保江山”的人,那就是人民军队,要真心实意服务广大官兵。
近年来,内蒙古军地联合制定下发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和退役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广电网络、系列视频讲座进班排入哨所,推进新华书店、多功能电影厅进军营,出台军人乘地铁免费、军人军属个人物品寄递(EMS)打折等10项惠军政策,营造了尊崇军人职业、支持国防建设、真心拥军优属的良好环境。
他们针对军队调整改革以来,部队调整移防、干部交流成为常态,子女入学入托成为官兵烦心事、挠头事的实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教育活动,发挥“协调军地、面向三军”的职能作用,会同自治区教育厅、退役军人事务厅规范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回应官兵对子女入学入托的期盼,把关心关爱送到卫国戍边官兵家庭。“这件事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官兵安心服役,就会影响部队的稳定和全面建设。”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同志说,他们出台《细则》,就是为了对军娃关爱多一些、再多一些。
打开文件逐一品读,记者发现《细则》明确:军人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没有条件入部队幼儿园的,可根据军人家庭意向就近就便入地方公办幼儿园;在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曾在上述地区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子女,中考时给予加20分照顾。
“文件短小精悍,承载内容厚实。这份文件主体部分共20条、4页零6行2057字,但却饱含着对军人职业的尊崇,对军人家庭牺牲奉献的认可褒奖,更是对小小军娃的关爱关怀。”军区政治工作局付进路副主任说,这份文件还对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的承办主体、职责划分、审核、加分政策等都进行了细化明确,并纳入双拥模范城创建考评实施细则,以刚性措施推动政策落实到位。
“我的女儿今年上学有着落了,再也不用自己私下跑找运作了。”驻守阿拉善某部干部郭某说,拿到新修订颁布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细则》,他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以前,儿子上学时可没少费了劲,前前后后折腾了2个月,身上的肉掉了20多斤,直到开学的前一天才办妥,想想这些事就有些后怕。”
“我们今年专门指定具体人,负责辖区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相关业务。”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负责人说,绝不能让奉献者既吃亏、又寒心,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受尊崇的职业,让军娃享受教育优待。据了解,目前自治区12个盟市、104个旗县(市区) 都已指定专人,正在办理汇总名单、核准手续等工作,逐步推进军人子女教育优待事宜落地,相信不久就能传来佳音。
网站编辑: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