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法治在线

邂逅温柔“茶艺师女友”,他为何见面2次便消费了21万余元?

来源:福州公安 作者: 时间:2020/6/9 0:00:00


虚构“高端人设”以婚恋为名上网交友,接着培养感情诱骗受害人购买高价茶叶,最后再制造各种借口分手。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期间,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摧毁了这样一个“茶托”诈骗团伙,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

“技术直男”遇上温柔女茶艺师

小林(化名)是厦门某企业的技术员,性格颇为腼腆内向,虽到适婚年龄,却未交往女友。2021年底,小林在某婚恋网站上结识了女子吴某。

“她打扮得挺时尚,朋友圈经常发一些穿戴名牌,或者驾驶豪车的照片。”小林说,吴某自称是在福州某茶叶店上班的茶艺师,刚开始还给自己送过一盒茶叶。吴某对小林嘘寒问暖,尽显关怀体贴,即使双方未曾谋面,却很快通过网聊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其间,吴某先后两次邀请小林到福州见面,而且每次都在吴某工作的茶叶店喝茶聊天。“茶叶标价大概是每泡700元到1000元,我这两次与她见面,总共消费了21万余元。”小林回忆道。


被公安机关抓获的“茶托女”

在见面期间,吴某还以赠送衣服、手机等礼物吸引小林的注意,而另一个泡茶的茶艺师则不断拆泡茶叶。虽然觉得消费价格高得离谱,但出于“好面子”的心理,小林还是咬牙支付了泡茶费。

于是,吴某同意与小林正式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并表示要庆祝一番。“她叫上两个好友一起吃饭,让我喝了很多酒,之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小林说,次日上午他清醒后,发现他竟然与吴某的好友林某住在酒店。不仅如此,林某还拍下了小林的不雅视频。接着,吴某便以小林出轨为由,要挟小林不得再纠缠她。

遭遇情感挫折和举债消费,小林顿时无比沮丧,甚至产生了轻生念头。获悉小林的经历,他的亲属感觉事有蹊跷,便带着小林前往公安机关报警。没想到,吴某和林某当场拿出小林的不雅视频,向公安机关举报小林对林某实施性侵。

“高价茶”消费均来自婚恋网站交友

接手该起案件后,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李昕迅速组织民警开展侦查,并从中发现诸多疑点。

“吴某和林某均在同一家茶叶店工作,这家茶店的钱款往来存在异常,短时间内就有多笔高额消费记录。”循着这一蛛丝马迹,李昕依托“e体+”智慧赋能数字侦查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研判分析。

“我们先后找到多名曾在该茶叶店消费过的群众,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在重庆、安徽、贵州等地,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在婚恋网站上交友认识该店的茶艺师。”李昕说,通过深入调查取证,这个以婚恋为名实施“茶托”诈骗的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民警清点查扣的涉案物品

“这是一种新型的‘杀猪盘’诈骗犯罪,比起同类型的电信诈骗迷惑性更强,更让人防不胜防。”据李昕介绍,该犯罪团伙不仅有着明确的分工,而且还有着类似电影剧情般的“杀猪盘”套路。经过数月的秘密侦查,民警逐渐摸清该团伙的组织架构、人员信息、犯罪手法等情况,收网时机已经成熟。

今年6月27日,仓山分局组织民警兵分两路,先后在福州市仓山区、漳州市龙文区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2名。同时,现场查获散装茶叶、封包机器、平板电脑等作案工具若干。据李昕介绍,该诈骗团伙包含老板朱某、“茶托女”9名以及司机1名和马仔1名。

虽然嫌疑人全数到案,但是始终保持沉默,想以此对抗公安机关讯问。面对这种情况,仓山公安分局专门抽调7名预审专家参与审讯,摆事实、讲道理为他们分析利弊。经过政策攻心和教育感化,最终成功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9名“茶托女”如实供述了诈骗犯罪的过程。

“茶托女”被股份控制沦为赚钱工具

经查,2020年9月,朱某在福州、漳州相继开了两家茶叶店,并以入股合作的名义聘用了吴某、林某等“茶托女”。接着,朱某就指使这些“茶托女”在婚恋网站注册账号,以谈恋爱为幌子引诱受害人到茶叶店消费。然后,用赠送礼物等方式赢得受害人好感,不断冲泡茶叶增加消费金额。

“如果碰到比较有钱的,老板就会让我们不断黏上对方,让这些人过来多消费几次。”据嫌疑人吴某交代,如果受害人经济条件一般或者会讨价还价,朱某就会让她们马上找理由分手。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查处,朱某还常常组织“茶托女”进行“逃脱练兵”,甚至模拟被警察抓捕后如何撒泼耍无赖。由于吴某等人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后就被朱某招聘,缺乏社会经验,所以都很相信朱某说的话。


受害人小林给仓山刑侦大队民警赠送锦旗

此外,该诈骗犯罪团伙还将受害人分类,对每名男性进行财产、性格分析。一旦觉得受害人已被“榨干”,便以“家人不同意”“性格不合适”等借口甩脱,并将受害人的通讯方式拉黑。遇上小林这一类型的受害人,朱某就让“茶托女”故意安排酒局,用事先准备好的勾兑酒把受害人灌倒。而后,将不省人事的受害人带到酒店,采取拍摄不雅视频的手段要挟断交。

据统计,该案共有40余名男子上当被骗,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讯问过程中,李昕发现该团伙虽然诈骗获利高达400余万元,但几名女性嫌疑人却是负债累累。原来,朱某在聘用吴某、林某等人时,就以没钱入股为由诱使她们写下欠条。之后,朱某又让她们负债购买高档奢侈品,从而驱使她们不断引诱单身男性实施诈骗。

“为了虚无缥缈的股份导致债台高筑,最终以身试法付出沉重代价,实为不值。”李昕不由感叹。

“她第一次见面就送我平板电脑,还说要给我的父母寄茶叶,我真的没想到她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骗我。”案情真相大白后,险些被栽赃陷害的小林如梦方醒。

编辑:王家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010-53351827,邮箱928479055@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警视网“、“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栏目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