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警视头条

办电话卡就送米送油,6000多名老人的个人信息被套路

来源:正义网 作者:吕亚南 时间:2025/9/29 11:15:54

正义网讯(通讯员吕亚南)“他们说办卡就是为了完成指标,还当着我的面把卡掰断了,哪能想到是骗局啊!”79岁的何阿婆提起此前的经历,仍有些后怕。近日,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对江某、张某、夏某、陈某等人提起公诉。

自2024年5月起,一些身着某通信公司制服的工作人员出现在奉贤区多个村镇的街头。“通信公司做活动,免费送米送油!”喇叭里循环播放的宣传语,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

“只要带身份证来拍照、做人脸认证、办张电话卡,就能领一桶油或一袋米”,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夏某、陈某热情地向老人们介绍:“这卡不需要您真用,我们就是为了完成公司下发的开卡指标,办完就没事了。”为了打消老人们的顾虑,江某还拿出一张电话卡,当着老人的面掰断,并说,“您看,卡都销毁了,不用担心您名下的卡被拿去实施犯罪行为了。”

老人们信以为真,纷纷拿出身份证办卡。老人们不知道的是,江某只是通信公司聘请的第三方手机卡推广人员,夏某和陈某是其雇用的员工,他们穿的工作服都是从网上买来的。

事实上,老人们办理的实名注册手机卡,早已被江某等人调包——被掰断的只是一张假卡,真的手机卡已被截留。

那么,这些被截留的手机卡有何用处?经查,2024年5月下旬至今年4月间,江某在位于奉贤区的住处架设“猫池”设备,将截留的手机卡逐一插入,后将手机号码出售给张某等人。张某再联合上家远程操控“猫池”设备,用这些手机号码注册抖音、微信、支付宝、小红书等网络App账号,再通过出售实名账号等方式谋取利益。

“猫池”是一种新型网络通信硬件设备,能将传统电话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其本是为企业提供便捷通信的合法工具,却成为不法分子批量获取公民信息的工具。

夏某、陈某明知江某将手机号出售给他人注册社交账号,为了利益沦为犯罪链条的一环。经查,江某累计出售手机号6317个,从中获利176万余元,张某获利14万余元,夏某获利8万元,陈某获利2万余元。目前,涉案相关上家在进一步侦查中。

奉贤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江某伙同夏某、陈某等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情节特别严重。今年8月,奉贤区检察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江某、张某、夏某、陈某等人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承办检察官陈镇生表示:“此类案件利用了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对‘官方活动’信任度高的特点,以‘免费礼品’为诱饵,用‘当面断卡’作伪装,极具迷惑性。”老年人的个人信息一旦被非法利用,不仅可能面临身份被盗用、账号被滥用的风险,还可能因关联的实名信息卷入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合法权益受损严重。广大老年人面对“免费送礼品”“完成办卡指标”等街头宣传,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提供身份证、进行人脸认证或办理电话卡,切勿因小利而泄露个人信息。一旦发现疑似诈骗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相关企业也需加强对第三方推广人员的监管,完善手机卡开卡、使用全流程管理,从源头防范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编辑:唐振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010-53351827,邮箱928479055@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警视网“、“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栏目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