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焦点热点

网购骗退款玩出新套路 有人用AI造假残次商品图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徐慧瑶 时间:2025/8/22 11:51:45

“以前用户多是编个理由申请退款,如今有人竟用上了AI造假图片。”近日,不少电商从业者反映,他们在处理售后申请时发现,一些买家上传的“快递破损”“食品腐烂”等照片,并非真实拍摄,而是经AI生成、修改而成的。

在一家网店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前不久,一位买家声称收到的衣服破损有污渍,要求退款,并发来一张衣服照片。李女士将照片放大后,发现这张照片还带着AI生成的水印,“图片上的污渍看起来很严重,有一定迷惑性。”

类似遭遇并非个例。在网上,不少商家晒出形形色色的疑似“AI售后图”,包括破损的塑料水杯、破损的自行车座、碎掉的粉饼、发霉变质的水果……有些破损痕迹显得不太自然,还会出现两张图片上破损位置不一样的情况。

这类“AI售后图”通常先对快递实物拍照,再利用生成式AI进行“局部改造”,把完好的商品修改成破损、腐烂或变形,以“有瑕疵”“收到商品破损、污渍”等理由要求商家退款。

针对这种新型骗局,经营服装生意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会要求买家从不同角度多拍几张照片,“AI生成图片的一致性不高,同一物品换个角度容易露马脚”。还有商家提出,可以要求顾客提供短视频,“视频生成难度大很多,尤其是要连续拍摄商品的细节,AI伪造很容易穿帮”。

除了商家自身甄别,也有网友呼吁平台加大技术防护力度。“比如在平台APP内直接调用拍摄功能拍照上传,不允许从相册选择照片上传,降低买家使用AI造假的可能。”一位电商运营经理建议,平台也可以开发图片溯源工具,对上传图片进行元数据检测,一旦发现AI生成特征便自动拦截。

律师提醒,使用AI实施上述行为,属于使用非法手段索取不当利益。“如果消费者捏造虚假破损事实,民事责任上,平台或电商经营者可以向消费者进行索赔;行政责任上,消费者的行为也可能触发治安管理处罚。若性质更恶劣,欺骗数额规模较大,甚至触发刑事诈骗责任。”上海秦兵(北京)律师事务所主管律师刘馨远介绍。

编辑:唐振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010-53351827,邮箱928479055@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警视网“、“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栏目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