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的工作永远不会停止,不管是小官小吏还是位高权重者,只要涉及违纪违法,都要受到惩处!3月4日,山西省纪委监委发布一则消息,介休市原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祁建平被怀疑存在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当前正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
祁建平这一名字很快就受到了关注,其缘由一方面是他曾经担任介休市公安系统的首要领导,另一方面是他的姓氏为“祁”,这使得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民的名义》里极具代表性的“祁厅长”。现实和影视作品相互映照,只是现实常常比剧作更能引人深思。
需要注意的是,在纪委监委的通报里,祁建平的名字前面出现了一个“原”字,这就表明他已经不再担任相应职务了。通过对公开资料的整理可以发现,他最晚的离任时间不会超过2013年12月31日。这也就表示,距离他辞去公安局长的职位已经过去了将近12年。
早在2013年5月28日的时候,祁建平以市长助理兼公安局长的身份,出任介休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然而到了当年12月底,就有另一位公安局长接替了他的职位。按照这些时间点来计算的话,他卸任至今差不多已经有12年了。
在纪委体系办案的时候,对一名离职已经超过十年的干部展开调查,其中的困难程度是能够想见的。收集证据、实地走访、使证据固定下来,这一系列工作的时间跨度,要远远超出一般的案件。不过,越是这种被重新翻出来的“旧案”,就越能表明纪检部门的反腐工作不存在时效的限定。
更值得深入思考的是,据公开资料表明,早在2006年年底的时候,祁建平就已经担任介休市公安局局长了,在公安系统的核心岗位上任职至少达7年之久。介休是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的重点产煤市,作为掌握公安系统、熟知地方安全以及社会面治理工作的介休市公安局长,他所掌握的“隐性资源”是不言而喻的。介休,这座城市因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而得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此地出现过像东汉的郭林宗、北宋的文彦博等知名人士,一直流传着“介休三贤”的传说。当前,介休不但拥有多达62亿吨的煤炭资源,而且由于其主焦煤、肥煤、瘦煤的储量颇为可观,从而成为了在山西乃至全中国都极为重要的能源基地。
然而,遗憾的是,介休有着如此优质的煤炭资源,普通民众却不能无所作为。有一部分手握公权、能够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的少数人,却有可能在利益链中轻松获利。在祁建平担任公安局局长之时,2010年,介休市出现了一件震惊全国的“5000万天价赎金绑架案”。
祁建平受命于危难之际,对专案组进行指挥,仅仅20个小时就把凶手捉拿归案。尽管案件很快就侦破了,可是这背后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绑匪所索要的天价赎金是不是和当地潜藏的财富秘密存在关联呢?祁建平的倒台,又一次证实了纪检监察系统内部所流传的一条“铁律”——退休并非“避风港”,只要问题尚未查清、线索未曾中断,纪委监委便有恒心、有毅力“追根溯源”。
近年来,山西省纪委监委在能源、公安、政法等重点系统中的反腐力度持续保持,多次突破“落马时间纪录”。祁建平此次被查处,无疑是向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反腐不存在时间上的“赦免期”,即便退休多年,违反纪律和法律所付出的代价仍然巨大。
编辑:刘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