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植即走”“植发失败全额退款”……你是否曾被这样的植发广告刷屏?近年来,随着年轻人的“脱发焦虑”愈发严重,植发市场发展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植发大军,市民陆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但令陆先生没想到的是,植发手术并没有解决他的脱发问题,反而给他造成了新的困扰。“我很失望,原本以为植发可以让头发好起来,但现在两侧发际线高低不齐,每次照镜子都很难接受。”就在不久前,在雍禾植发全国连锁(嘉兴分院)做完植发手术9个月的陆先生向《一线》栏目和晚报记者反映了他的遭遇,语气中尽显不满和无力。
那么,为何价格动辄过万元的植发手术效果会大打折扣?植发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花费重金植发却不如预期
34岁的陆先生一直对自己的发际线和头顶少发不太满意。去年年末,他下定决心要通过植发手术挽救自己的“秃头危机”,于是在抖音平台几经对比,最终选择了雍禾植发全国连锁(嘉兴分院)价值19800元的“主任级剃发全包”超2000单位一口价植发套餐。
去年11月29日,陆先生来到植发机构,工作人员首先对他进行了毛囊检测,并确认了最终的手术方案。在签订合同和保障协议后,陆先生在机构手术室接受了数个小时的种植操作。
所谓植发,是指通过特殊器械将毛囊及毛囊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完整切取,又经过分离筛选等步骤,移植到头发稀疏的位置。植发并不会产生新的毛囊,也不能增加毛囊的总量,而是通过重新分布现有的毛囊,使之排列更为合理,达到视觉美观的效果。
谈及那段植发经历,陆先生记忆犹新,“痛是当时最直观的感受,但正是因为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吃了不少苦,让我对植发效果更加抱有期待。”然而,小半年过去后,陆先生照镜子发现,植发效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
为此,陆先生开始复盘整个手术过程。毛囊提取是否符合标准?种植的位置是否准确?密度是否统一?……这些问题萦绕在他的心头。今年年初以来,陆先生多次与植发机构沟通。
手术效果不佳问题出在哪?
记者从陆先生口中了解到,他对此次植发手术主要有两大不满,一是发际线部分没有达到实际承诺的效果,二是毛囊提取数量过多恐为后续补种造成困难。
通过对比术前照片、手术方案设计表以及目前的头发状态,陆先生发现,很明显发际线没有达到画线范围,且左右存在高低不齐的现象。雍禾植发全国连锁(嘉兴分院)院长韩女士承认:“这确实是我们手术时的一点小瑕疵,但医疗的东西没有100%的,这在术前合同上也有体现,可以通过二次补种来弥补。”
相较于发际线的可修复,令陆先生更加痛心的是他已提取的毛囊。“手术之前,医生根据我前额、中顶和后顶的脱发程度,给出了4400个单位的植发方案。”陆先生说,因为自己也不懂,便听取了医生的专业意见。
经过反复琢磨,陆先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他告诉记者,植发机构在手术前给他做过脱发等级检测,结果为4级脱发。在国际脱发分级中,男性脱发从轻到重分为1~7级,4级脱发的手术最大限额提取毛囊数量一般是2000至2500个毛囊单位。“我这种情况,机构为什么要提取4000多个毛囊单位,这是对我有限资源的浪费!”陆先生很气愤,他担心哪怕之后想要补种,自己后枕部的头发也不够用了。
对于此点疑虑,韩院长明确表示,机构不存在过度提取和浪费消费者毛囊的行为,同时也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首先,毛囊提取的数量因人而异,国际脱发分级中的手术建议不能作为标准,机构是通过毛囊检测镜多角度拍摄患者头发,电脑自动测算合适的密度后设计的个性化方案。“像陆先生的前额存在光秃区,面积有52平方厘米,能保证效果的种植数量是每平方厘米55个毛囊单位,光是发际线部分就要种植2860个毛囊单位。”韩院长说,而他中顶和后顶的原生头发密度较好,每个平方厘米需要的种植毛囊数就会相应减少。
其次,毛囊提取技术难度高、耗时长,机构属实没有必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做无用功。对于陆先生的不理解,韩院长也很委屈,“陆先生是在抖音平台团购的超2000单位一口价套餐,他这种情况肯定是超的,我们为他提取这么多毛囊,纯属是想达到更好的效果。”韩院长告诉记者,市面上很多机构都是按数量收费的,一个毛囊动辄十多元,他们机构已经做得很良心了。
双方协商后已部分退款
听了植发机构的答复,陆先生仍表示难以接受,此前还向卫健委进行了投诉。相关部门上门后,植发机构第一时间提供了病历、通话记录、聊天记录。
对于植发效果的承诺,韩院长表示:“95%的成活率我们是确保达到的,但每个人对效果的追求不一样,我们承诺消费者如果对植发效果不满意,会给他进行二次补种,考虑到陆先生正处在恢复阶段,我们也愿意再赠送他一顶价值4000元的假发,以示安慰。”沟通后,陆先生自愿撤销了投诉。
虽然陆先生得到了免费补种的解决方案,但自己的头发能不能承受“二次折腾”,让他很是纠结。带着疑问,陆先生此前还到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问诊,“医院是不做植发咨询的,只能检测我目前的头发状态,医生结合报告总体分析说是头发比较稀,单根和毳毛偏多。”陆先生说,这样的检测结果令他很迷茫,不知道该不该补种。
韩院长得知情况后给出了建议,陆先生的后枕部状态良好,再提取3000个毛囊单位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目前只补种发际线部分的话,大概最多需要1300个毛囊单位,可以放心进行二次补种,机构也会负责到底。陆先生则表示,不考虑再在这家机构植发了,因为信任度已经缺失。
为了避免双方陷入僵局,韩院长在不久前主动联系记者,称愿意扣除此前赠送的假发金额后将剩余治疗款项退还给陆先生,“我们做出退款的行为,并不是承认手术失败,只是没有满足消费者期待效果的补偿方式。”记者在发稿前也联系了陆先生,他表示,已于9月初收到了14000元的退款,计划在手术期满一年后再考虑是否去别的医疗机构补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链接】
近年来,“植发经济”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脱发人群约为2.5亿,平均每6人就有1人有脱发苦恼,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与此对应的,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植发市场,植发机构层出不穷,植发价格动辄数万元,但实际效果却要打个问号。
此前,央视新闻就曾曝光“植发经济”乱象,例如,植发机构承诺毛囊存活率95%,实际远达不到;消费者植发后仍然有大片秃顶,再想去补植时却发现医疗美容机构早已人去楼空。《新京报》报道的案例中,北京的一位消费者,先是花了5万多元植发,10个月后他发现效果不佳,又得花1.98万元去购买营养产品。
更无奈的是,经历完“花钱买罪受”,最终还是“货不对版”,消费者才发现维权更是困难重重。通过梳理和植发纠纷相关的法院判决书可以发现,只有少量判决直接认定医疗机构违约,主要是因为几乎没有机构能做毛囊移植存活率的鉴定,在程序上难以对植发的医疗机构进行责任认定。
植发行业乱象不容漠视,需要各部门多管齐下、形成合力,通过加大常规执法力度和建立新行业规范等方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诸葛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