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艺术之家

笔墨行走间 书韵意幽远——记情系书名题写的书法家李纯博

来源:警视在线 作者:通讯 国华 时间:2024/1/19 13:49:54

  冬日的阳光透过硕大的玻璃窗洒进室内的大理石地面上,温暖而惬意。品着茶茗,和书法艺术家谈论书法之道和传统文化,则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更何况谈论的话题与图书关联。
  的确,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古往今来,书法艺术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即使在如今大家用键盘打字多过用笔书写的时代,书法依然凭借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作为一门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书法的审美情结。
  以书法来为图书、杂志、报纸等出版物题名,也是很多当代书法家的志趣所在。李纯博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书法艺术家。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九、十届理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和音乐频道副总监。
  几十年来,他已题写了《经典之门》《国乐雅韵》《焕彩神华》《人艺往事》《中国古代循吏传》《新闻传播文存》《我与姑母叶嘉莹》《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观察》,以及“华夏古典小说大系”等将近200种图书书名,以及大量期刊、报纸的刊名、报名。问他情系书名题写的缘由,他有他独特的观点:图书封面是图书的脸面,书名更具画龙点睛的重要审美作用,很多图书尤其是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书籍,一定要用手写书法撰写书名,这样才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外化,让读者从拿到书那一刻就能感受其中的深厚内涵。
现代思考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李纯博特别推崇余光中先生的这段话,认为这是对中国汉字的高度赞颂。
  “汉字不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气象,手写汉字更是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一个人的文化水准、审美素养、性情品格。”李纯博说。

640.jpg

李纯博在创作中
  李纯博对汉字的热爱始于儿时。他4岁习字,师从萧劳、欧阳中石、刘炳森、郑彦伟、何伟等多位大家。16岁还在上中学时,他的书法已和赵朴初、舒同等众多书法大咖的作品一道刊发在当时《北京日报》的书法专版上。在他对书法的认识里,中国文字系统从秦小篆开始规范,历经汉隶唐楷,字形和字义基本稳定,因此今天的人们之所以依然能看懂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以及其中所表达的乡愁、乡情,还能理解两千多年前屈原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报国的志向和不懈的追求……现代人能够理解这些一两千年前,甚至更远古人的才思,就是因为有中国文字。
  “因为有汉字,今天我们才能够思接千载、神交古人,并且能够将优秀的文化传至后世。”李纯博认为,中华文脉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中国文字。汉字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媒介,同时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汉字书法不仅能培养艺术情趣,更能反映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审美追求。
  一笔一画,一点一画,书法的艺术之美在于它的笔墨之间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都是书法艺术家心灵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书法艺术家也通过笔墨的运用,将想要表达的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到书法之中,形成笔断意不断、气脉相连的气象,从而为书法增添了艺术性和观赏性。

书法题名与图书内容相得益彰
  几千年来,中国书法艺术以文字为载体,文字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中国书法艺术应用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李纯博看来,书籍封面上的书法作品,除了具备题写在匾额、楹联上的书法作品所具备的特征外,更具丰富性、独特性特质:“没有一本书是重复的,写在上面的书法也都不会重复,因此每一个字体现的文化内涵也独一无二,这更考验书法艺术家对于书本内容和文字的理解,以及兼顾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把握。”
  具体而言,有着多年书写经验的李纯博会根据每本书的内容来选择自己在书封上题写的书法字体形态与行文布局,如方劲古拙的隶书,点画方正的楷书,灵活多变的行书……因为在书法创作中,不同的笔法运用力度、转折方式都会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显示出圆润流畅、狂放不羁、中规中矩等不同的书法风格,因此运用在图书题名中也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此外,书法中不同笔画的粗细表达会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字体中不同的偏旁和结构要采用不同的疏密和虚实的表达,这些都会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觉感受。
  比如,李纯博为“华夏古典小说大系”题写的书名中,《封神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名称全部采用的是大小相兼、疏密得体、牵丝引带的行书书写,因为他认为采用行书不仅体现中华古典文化中蕴含的深厚内涵,还与每本书所配的水墨画相呼应,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相得益彰,传承千载灵韵。

640 (1).jpg

李纯博以行书为“华夏古典小说大系”题写书名。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李纯博又以《我与姑母叶嘉莹》为例介绍,这本书从内容上,不仅生动重现了叶嘉莹先生这位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诗词名家生长于斯、永铭于心的叶氏大家族和察院胡同老宅,回顾了作者青少年时叶嘉莹先生归国与家人重聚相伴并游历讲学于祖国各地的珍藏记忆,更将叶嘉莹先生与中外诸多师友结下的深厚情谊娓娓道来。作者叶言材受到姑母叶嘉莹先生的勉励,在2020年先生96岁华诞之际,执笔回忆了数十年来姑侄情深的一幕幕往事。这本书的封面题字,李纯博同样使用行书书写,以流畅明快的线条展现书中所讲述的叶嘉莹先生如沐春风的亲情友情世界,同时体现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当时我为这本书的书名题写了几个版本,包括横版、竖版,叶先生看了都很满意。”李纯博表示,像《我与姑母叶嘉莹》这种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真挚情感的图书封面一定要用手写书法,不仅美观,还能体现这本书的温度与内涵,使其和图书内容相得益彰。最后呈现的排版选择了竖版,附于叶先生照片右上方,照片留白处题名,文图交相辉映,表意统一,极大提高了这本书的审美性。
以规范书写呈现汉字之美
  汉字是意美、形美、音美“三美”兼具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少数几种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构成书法艺术的字体之一。历代书法家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念。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李纯博也在不断关注汉字书写的规范化工作。
  李纯博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如今人们基本都通过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概率越来越低,很多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导致如今的书法作品的整体水准逊于古代。与此同时,一些不规范汉字和用法的出现和使用,不仅危害汉字的本体价值,也危害附着在汉字之上的文化价值,用手写书法题写书名,规范的、体现书法美的书法书名能给图书增色,让读者感受到美感,但缺乏规范和美感的书法书名反而让图书失去审美价值。“我觉得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现象”。
  李纯博注意到,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汉字字体使用要求》当中,使用原则中规定了规范性和艺术性,规范性强调出版产业和出版服务中使用基于规范汉字字形的汉字字体,艺术性指的是要求在出版产品和出版服务中使用呈现汉字文化内涵和不违背大众审美习惯的汉字字体。“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成为标准研制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个标准实际上是意在引导出版单位提高汉字字体使用的文化导向性意识、书写规范性意识,以及审美艺术性意识。”李纯博说。
  因此他希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提升全社会对汉字、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让汉字教育重回家庭、课堂和教室,成就一代代不仅能敲击键盘,更能挥毫泼墨、秉持人文理念的中国谦谦君子群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李纯博深感使命在身,“我将努力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并自觉地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以更好地承担起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我也将继续借助出版的力量,在尺牍之作上下功夫,用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表现和文艺呈现,将中国传统书法价值与书本内容相融合,把真正美的作品呈现给读者。”

  编辑:段宜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010-53351827,邮箱928479055@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警视网“、“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栏目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