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在方便人们线上支付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当作敛财诈骗利器。近期,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布有关理财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警惕虚假网络投资理财陷阱。
曾几何时,投资“保本高息”理财产品而一夜暴富的“神话”让不少人趋之若鹜。不法分子抓住投资者急切获利的心理,以青年、老人两类群体为目标,运用“沉浸式”手段诱导投资者一步步掉入理财陷阱。比如,利用婚恋交友关系,以银行、期货、投资类的专业人士身份引诱投资者理财,或者用虚假的投资返利平台套取老年群体的养老钱。
“保本高息”的投资理财真的存在吗?事实上,不法分子声称的保本高收益产品基本上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去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随着多数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市场,投资者一时贪图小便宜恐将吃大亏。
资管新规已经全面落地,我国大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理财市场全面迈入净值化新阶段。换言之,金融机构的各类理财产品基本不存在固定收益和预期收益,如同股市走势,存在一定的浮动收益幅度。值得注意的是,个别投资者执着于固定收益的惯性思维让不法分子趁机钻了空子,通过网络作伪装,不断向投资者发起新的投资理财骗局。
所谓“坐等收益”“旱涝保收”已经是理财投资的过去时。投资者在净值化市场环境中应充分认清银行理财、基金等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及时做好理财预期收益观念上的转换,切勿沉溺于骗子“保本高息”话术泥潭而不能自拔。此外,还应警惕那些无合法资质人员提供的“保本高息”小道消息,如若存有侥幸心理继续试水,终将为之付出惨痛代价。
“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是投资理财市场的原则,这其中更不能忽视投资理财风险因素。因此,做好投资者教育尤为迫切。监管部门在加大打击投资理财骗局力度的同时,还应督促金融机构加强投资者引导教育,树立科学理性的观念,远离那些非正规渠道的投资理财。同时,金融机构要完善理财产品期限、风险等多元信息披露,丰富养老等理财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差异化投资需求。
编辑: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