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生态中国

刘国正:企业要大胆探索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

来源:警视在线 作者: 时间:2023/7/30 10:49:22

警视在线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年7月25-28日,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国正,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韦洪莲一行赴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与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专题调研。

1.png

在昆明市,调研组先后来到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地察看生活垃圾、铝灰、磷石膏等云南省典型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发与应用情况。在大理市,调研组先后来到大理三峰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来思尔乳业智能化工厂、洱海生态廊道、古生村等地,详细了解大理市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洱海流域有机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利用模式、无废绿色工程、无废城市细胞、洱海流域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示范区建设等情况。

在滇期间,固管中心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云南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新污染物治理、磷石膏监管、危险废物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提供共全方位技术支持。针对提升云南省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风险管控工作水平,固管中心还与云南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磷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和新技术的落地推广。 

2.png

在云南水务与招远汇潮公司联合研发的“生活垃圾低温绝氧碳化技术”生产线调研现场,刘国正指出,县域尤其是山区县域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问题,是目前中国农村固体废物问题的一个痛点。由于县域生活垃圾产生量过小,用现有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垃圾量规模既无法支撑,垃圾运输成本等问题也存在瓶颈。要鼓励企业研发和探索适合于县域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尤其是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尤其是要抓住“无废城市”创建这一个有利契机,鼓励一些企业和县域进行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县域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新路径和新技术。 

3.png

在云南铝业公司,刘国正强调,铝灰、赤泥等铝基固体废物利用资源化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中的一个难点。云南铝业在这方面不仅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愿在铝基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面同云南铝业进行深度合作。推动云南铝业在铝基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面走得更稳、更好。 

4.png

在云天化集团,刘国正指出,磷石膏等磷基固体废物是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点痛点,也是全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难点。要支持和鼓励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废企业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面进行探索,只要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回填和生态修复技术应得到支持。同时,更好鼓励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要在大力研发高值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上下功夫,既能提升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又能取得更好更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png

在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国正对该公司实现的洱海流域各类型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此技术对洱海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贡献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正是地方政府对该企业在探索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蓝藻、厨余垃圾等农村各类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技术的支持,才成就了一个好的企业,培育了一个好的技术,创新了一个好的模式。该模式在解决中国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问题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技术。

6.png

7.png

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的调研座谈会上,刘国正强调,云南省进行“无废城市”建设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和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关心是最大的政治优势,做好“无废城市”建设对于云南省有特殊的意义。不仅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也对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构建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而且也能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无废城市”建设的“三化”原则中,资源化原则非常重要。云南省已经有不少固体废物资源化企业,更有一批正在努力探索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和新路径的企业,要支持和推动这些企业的探索和创新,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帮助。目前,在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面的确存在很多堵点、痛点和难点,云南省可在打破和解决这些堵点、痛点、难点上进行探索,为向全国固体废物资源化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固管中心将全力支持云南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宋鑫)

编辑;晓菀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010-53351827,邮箱928479055@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警视网“、“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警视网《警视在线》栏目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