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在线山东讯:文化积淀着一个地方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干部奋勇前进、弘扬正能量,相公街道组建青年文化调研团,他们深入街头巷尾、走近相公文化,贴近群众、传播相公声音,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书写他们的“相公故事”。
1935年10月,毛恩振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相公镇一个农民家庭,毛恩振小时候经常帮忙撒种子、拨土、收稻子,积累了不少农活的经验。他经常在田野里枕着金黄的麦穗沉沉睡去,梦里是丰收的美景。
小时候,毛恩振看到衣服上别着钢笔的读书人,感到很羡慕。自己父母辛辛苦苦劳作半年,才能换来几但粮食、几个鸡蛋,而那些认识方块字的读书人只要坐在书桌前动动手,就能得到别人的报酬。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观念在毛恩振的心里悄然生根发芽。
一开始,他上学的念头很简单,让自己家里吃饱饭。可是命运多舛,毛恩振高小还未毕业,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不能继续供他上学。本来可以在学术上有更深造诣的毛恩振,只好回家务农。
不过,他心中的那一簇火焰没有熄灭,年龄稍长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家人,乡亲们,乃至全中国的农民吃上饱饭!毛恩振时刻留意,尽心尽力,想通过实际行动改变家乡贫苦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正相应国家号召,正在组建互助组。年仅19岁的毛恩振和三户农民组成了河东区第一个互助组,并担任组长。互助组模式的尝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于先锋行为。毛恩振一咬牙,一跺脚,发誓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带领乡亲们高效发展生产!
土地是生存之本,毛恩振深知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于是带领互助组成员整理土地。地里没力,他就组织乡亲拾粪;土地板结,他就黄牛一般拉犁松土。汗水经常湿透了他的背,滴到田里,浇灌着幼苗成长。一天的劳作后,毛恩振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望着漫山遍野的秧苗,毛恩振期待着丰收的景象。
毛恩振致力于让每一个劳动力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组织年纪较大的妇女成立了农忙时候的托儿所,把不便照顾的孩子交给他们,减轻了劳动力们的负担,更让这些本身处于生产边缘的妇女意识到了自己的作用。在毛恩振的影响下,多数乡亲们不理解、不认同的观念逐渐开始转变,许多人自愿加入了互助组,共同致富。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毛恩振钻研政策,下决心搞统购统销。那时候许多乡亲不赞成,毛恩振就趁夜晚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做乡亲们的心理工作。
1956年,毛恩振与赵守之等人带头成立了初级社,由赵守之同志担任社长。为带动社员们致富,在统购统销的基础上,社里开始发展副业,毛恩振等人推动建立了油坊。建成初期,许多社员就送来珍贵的豆子,就这样,带着大家殷切的期盼,在140大型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相公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灿灿的豆油在平静岁月里中缓缓流淌,也流淌在每一个相公人的心里。曾经的小油坊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油坊一条街,贫苦的生活也变成今天的富足。相公变得兴旺,群众安居乐业,后来将三个大队分成了相公一、二、三支部,也就是今天的相公一村、相公二村和相公三村,也逐渐成为了相公街道的驻地以及商业中心。
老党员毛恩振脸上已是布满皱纹,但是眼睛充满了光芒,因为他知道,他的愿望已经实现,如今的相公,人人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当问起毛恩振,有没有什么过去留下来的老物件,他笑着说:“啥也没有,全分出去了,社里就是我家,打一开始,我就是这样想的”。
毛恩振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一生,体现的是相公人不甘平庸、无私奉献、敢于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相公人前进,相公人奋勇拼搏的故事,也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编辑:李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