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有助于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立党立国提供坚实基础,为兴党强国贡献精神力量。
勤俭节约精神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勤俭节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起了特殊作用。
从瑞金时期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时期小米加步枪,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增强了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能力,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的精兵简政、增产节约,以及“三反”“五反”运动,党把坚决反对浪费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大事来抓。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要严格地节约,反浪费……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正是厉行勤俭节约,有力促进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立足国情多次强调,“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勤俭节约精神助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铺张浪费则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勤俭节约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一路走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保证。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都与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精神,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密不可分。因而,勤俭节约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勤俭节约精神有助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须不断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从一开始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里。勤俭节约精神事关党内政治生态是否纯洁,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党的战斗力是否强大,这一系列关乎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会变也不能改变。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把它变成世界上最强的执政党,必须时刻保持理论上和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把勤俭节约精神作为重要立足点。勤俭节约精神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因为它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勤俭节约精神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至关重要,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对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精神。
发扬勤俭节约精神,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需求。勤俭节约是私德,更是公德。是勤俭节约还是奢侈浪费,是清正廉洁还是贪污腐化,事关党员干部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
新时代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反映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高度自觉。在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节约兴国,节裕用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的谆谆教导,发扬勤俭节约精神,让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全社会发挥出最大效益。
勤俭节约精神有助于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奢侈浪费是贪腐的主要特征,奢侈浪费必然诱导和滋生贪污腐败,腐败几乎都是从丢掉勤俭节约精神、追求喝玩乐开始的,贪污腐败又会进一步加剧奢侈浪费的风气。骄奢淫逸的腐败之风,严重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挫伤群众对党的感情,影响群众积极性,其危害在于使党陷入脱离群众的危险境地,动摇执政基础。发扬勤俭节约精神,敬廉崇俭、拒腐防变、反腐治奢,不仅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方向,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有力举措。
勤俭节约精神是骄奢淫逸的消毒剂,是预防腐败的防腐剂。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是实抓、严抓、狠抓、细抓、常抓反腐倡廉的迫切要求,更是以内生力量推进党自我革命的新思路新战略。为了更好地减少奢侈浪费和打击贪污腐败,就必须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整治奢靡之风,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浪费之风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要形成长效机制。要将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推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作表率,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影响更多人,推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勤俭节约精神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勤俭节约不是过去式,而是进行时。勤俭节约精神的时代价值,对我国乃至人类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需要始终坚持和发扬勤俭节约精神,防止任何贪图享受的思想和行为带坏风气、涣散人心、瓦解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勤俭节约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深刻认识在新时代坚持勤俭节约精神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赋予勤俭节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
勤俭节约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奋进新征程,要在“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就要接过勤俭节约精神的接力棒,传承好勤俭节约的基因血脉,时刻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让勤俭节约行动化为自觉,将勤俭节约风尚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更好践行初心和使命,进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总之,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面向新时代、奋战新征程,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精神,不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原发2023年《乡镇企业导报》第5期》)
作者简介:陈庆修,著名学者,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红旗文稿》及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等国内100多家主要报刊发表学术理论文章多篇。在百度学术中:北大核心期刊115篇;中国科技核心67篇;CSSCI检索48篇;《人大复印资料》132篇;《新华文章》9篇;被引频次2227,H指数25,G指数31。有的文章入选人教版语文综合试卷,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经济之声”广播过有关文稿。曾获《光明日报》(2001年4月10日)理论征文二等奖。有关情况在百度学术、今日头条、微信搜一搜可查。
编辑:王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