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警视在线  > 权威发布

  • 19
    2024-03
    不法分子冒充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招摇撞骗的情况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极易影响国家安全机关执法权威和公信力。近期,国家安全机关根据12339群众举报线索,破获一起利用伪造的国家安全机关公文进行诈骗的典型案件。“红头文件”有蹊跷“老板您好,…
  • 09
    2024-03
    警视在线讯:据农业农村部网站3月8日消息,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资质量问题,要求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近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 01
    2024-02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以下简称《反间谍法》)自2023年4月修订通过以来,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和支持,但部分外部势力抱着怕被“打脸”就“黑脸”、怕被“揭短”就“护短”、怕被“端锅”就“甩锅”的不良心态,对我国正常的反间谍立法和执法工作指手画脚、歪…
  • 23
    2024-01
    南皮县人民法院2023年工作报告图文解读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南皮法院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
  • 09
    2024-01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8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网信部门结合网民举报的问题线索,对聊天交友、网络购物、搜索引擎、求职招聘等20类生活服务平台开展多轮排查。截至目前,累计清理违法不良信息790万余条,处置账号17…
  • 30
    2023-12
    29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布声明,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现有诈骗分子以“消除网贷查询记录”为名,诱导社会公众通过征信中心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互联网平台)提交个人征信异议申请,并以消除网贷查询记录为诱饵骗取公众钱财,实施诈骗活动…
  • 27
    2023-12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医疗卫生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非法行医活动,扰乱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惩处非法行医类犯罪,积极参与综合治理,筑牢…
  • 26
    2023-12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26日从公安部获悉,今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向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共破获案件26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180余个,涉案金额15亿元,取得明显成效。据了解,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违法犯罪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诈骗团…
  • 25
    2023-12
    1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陪伴型机器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示。经综合分析评估,陪伴型机器人在产品功能及信息安全方面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在产品功能方面,末配置儿童危险行为检测、儿童和老人跌倒检测等功能,无法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看护等;在信息安全方面,发现产品密…
  • 22
    2023-12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在今天(2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网红大V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一是紧盯网络谣言线索,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的网红大V,以及借机进行造谣引流牟利的“网络水…
  • 15
    2023-12
    近年来,我国商标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商标申请注册质量不断提高,商标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同时,“囤商标”“傍名牌”“搭便车”“蹭热点”等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仍有发生。12月1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典型案例及专项审判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 06
    2023-12
    近期,一些网络账号虚构突发案事件、臆测编造公共政策、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等现象较为突出,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网信部门指导网站平台持续加大监测查证和处置曝光力度,溯源关闭谣言首发账号,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660个。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