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如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从共同体思维开始!

来源:警视在线 作者: 时间:2022/11/2 0:00:00



图/来自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局势、新任务,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提出了新要求。近日,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厉新建发表题为《用共同体思维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文章,现推送全文以飨读者。

     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发展举旗定向的问题,从一个定位、三种文化到三个面向、三个要求,内涵丰富,立意高远。结合报告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等论断和要求,可从四个“共同体”思维角度探索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要加大创新探索力度,建好国家文化公园及其共同体。现在国家文化公园已经有轮廓、有骨架,但社会公众还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认知,主要还是停留在概念上,停留在原有的资源和空间认知上,所以接下来需要在标识系统统筹规划与建设、标志性吸引物的遴选与传播、要在丰富文化和文物资源向多元旅游休闲度假产品转化以及走马观花式的文化浏览向深入沉浸的文化认知转化上加大力度。

    要围绕文化和文物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文化用地和旅游用地融合政策以及旅游用地法规政策制定、文化和文物资源数字化之后形成的数据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属规范等方面,在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形成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创新。

    要构建“文旅融合示范区、文旅融合典型模式、文旅融合典型业态、文旅融合典型产品”等文旅融合典型案例体系,对于涌现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创新典型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实施,通过“试点-推广”的模式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程。

    考虑到目前设立的国家文化公园主要都是流域性、廊道性的线性空间,所以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强组合式的线性廊道产品建设,推动自驾、徒步、骑行等贯穿性产品的建设,要推动重大文化项目为核心的板块性产品以及相应集聚区、产品集群的建设;另一方面则要在线性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省级层面的块状国家文化公园储备和建设,厘清国家文化公园内外的关系网络结构,构建包含国家文化公园之间关系以及国家文化公园与周边空间之间关系的国家文化公园共同体的整体框架。
     要落实“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形成文化和旅游的命运共同体。
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的整合,促进公共服务的旅游休闲功能、旅游空间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双向奔赴,共筑美好生活。要进一步改革公共文化机构薪酬制度、收支政策、激烈创新,鼓励推出更多可执行、有实效的文旅融合发展举措,激发公共文化机构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创新性。

     要让文化阅读成为最优美的环境中一道最优雅的风景,让文化休闲成为最优雅的空间中一场最深刻的体验,可以发起“最优美的风景,最优雅的文化”活动,在风景里开辟富有设计感、艺术感的阅读空间,可以在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博物馆中植入有文化创意、有市场需求的多元休闲业态,甚至形成连锁化的网络格局与品牌影响。

     除了公共服务领域外,还要重点推进旅游演艺的模式创新、内容创新和科技创新,在七个“进一步深化”上做足文章。促进旅游演艺从观感沉浸向体验沉浸和认知沉浸进一步深化、从“有意思”的娱乐产品向“有意义”的文化大餐进一步深化、从声光电等充满科技感的形式向精气神等充满文化感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从依赖经验进行创作向借助科技进行迭代进一步深化、从专注在地呈现向探索在线变现进一步深化、从高大上的规模取胜模式向小巧灵的动态适配模式进一步深化、从顶天立地极化发展向铺天盖地广泛触达进一步深化,有效推动以旅游演艺为代表的文旅融合业态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的和谐统一。

      要做好“能文能武能玩”的“做题家”,构建文体旅融合发展共同体。一方面,让业态成为前景、让资源成为环境、让环境成为背景,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在“核心资源-核心产品”整体思路引领下,做好“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应用题”“分析题”,尤其是在景观空间中做好“填空题”、布好新业态、用好环境性价值,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吃住行游购娱”形成配套产品,消化“留量”、变为“销量”,获得收益。在做“填空题”的过程中,要注重项目和内容的储备,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地里的”。同时要做好选择题,回答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的问题;做好改错题,对以往的发展进行纠偏、甚至移除后再建设的问题;做好优化题,对原有供给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提质增效后可以优化加分。

     考虑到很多地方都不是一张白纸搞建设,实践的发展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有各种利益关系要处理,因此自然也就要注意还有高难度的综合分析题、论述题。只要这些“题”做好了,就能交出一张文旅深度融合的高分“答卷”,每个目的地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做题家”。

     另一方面,“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因此,在文旅融合之外,还要深挖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空间。在具体举措上,不仅要在文化和旅游空间选择性地引入具有赛时规定的时效性赛事,还要有全年性的户外运动和活动节事;不仅要组织专业性的赛事“打牌子”,更要组织趣味性赛事“挣票子”;不仅要大张旗鼓地做好“应用题”,办好国际品牌赛事,办好能树立所在地区标志性形象的赛事,更要不露痕迹地做好“填空题”,让体育运动户外活动项目嵌入到每个可适配的休闲体验空间,通过这些活动和运动的注入,增强每个文化休闲和旅游体验空间的活力。

     要以开放性和现代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建设城乡命运共同体。一方面,文化和文物资源的开放性与发展治理的现代化。要以开放推动融合,保护不是最终目的,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开放传播传承与弘扬;既不能“一关了之”,也不能“一开了之”,而是要立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用现代治理思维推动文化和文物资源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让文旅融合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战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乡村因为受外部环境相对较少,保存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那么如何从城乡命运共同的角度深入研究乡村振兴中的文旅融合,推动城市的消费能力与乡村的文化基因之间的有效融合、通过城市文化信息和文化创意的输入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与演化,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希望学术研究能够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能够真正产生一些新理论、新思想,总结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经验,在遵循文化和旅游各自发展规律基础上,找寻到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

编辑:段宜辰


警视在线

律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