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呵护农耕文明根脉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3/4/27 15:00:35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拥有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必须确保其根脉生生不息,做到乡村社会形态完整有效,文化基因、美好品德传承弘扬,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必须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系统挖掘农耕文化深层价值,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引领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精神力量。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同农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这些都为我们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来,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大成就,农民精神风貌得到明显改善,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各地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戏曲、民间小调、剪纸等传统文化中,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在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同时,以非遗发展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拓展农村就业渠道。在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方面,加快发展乡村文创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建成民俗博物馆、民宿,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形式和消费模式。
  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诞生于乡土之间,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孕育出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不违农时、精耕细作、重视天地人和的农耕传统,家庭和睦、邻里相助、诚信重礼的道德规范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新征程上,要把赓续农耕文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力量。
  妥善处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传承保护,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等的保护力度,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另一方面,要推动创新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推出一批符合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农耕文化项目和创意产品,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现阶段,我国优秀乡村文化供给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同时,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要坚持文化引领、产业带动,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手工艺、数字文化、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促进文化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乡村涌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维护乡村秩序,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将传统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理念有机结合;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增强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发挥德治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诚信、友善、孝德等道德教化结合起来,营造风清气正、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编辑:黄伟鹏


警视在线

律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