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奥特曼卡牌”走红“成瘾”问题不容小觑 相关法规亟待完善

来源:央广网 作者: 时间:2022/4/25 0:00:00

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 江苏台记者丁凤云)奥特曼作为日本动漫人物形象被引进中国后,受到一些青少年喜爱,它的周边产业也在中国落地生根,奥特曼卡牌如今已经成了不少小学生“必备”玩具,卡牌按照稀有程度分为不同级别,想要得到最稀有的SSR级卡牌,就要不停购买“盲盒”式的卡牌包,越贵的卡牌包抽出稀有卡的概率就越高。此前更有媒体报道,有小学生花了几千元就是为了抽卡。

奥特曼卡牌(网络截图)

一些家长对此很不理解,专家解释,无论是现在的奥特曼卡牌还是之前的水浒卡、三国卡、球星卡,乃至收集火柴盒、糖画,都是孩子们社交、游乐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如今卡牌加上了“盲盒”的设计,刺激更大,对未成年人的诱惑也更大,亟待完善相关法规进行规范。

相较于动漫,作为周边产品的奥特曼卡牌似乎更加“火爆”,此前有不少媒体都报道过小学生花费上千元购买奥特曼卡牌,要求店家退款被拒,家长怒而报警的新闻。记者采访多地家长发现,小学生对奥特曼卡牌的沉迷并非个例,而小学旁边,大小商业机构售卖奥特曼卡牌的也不在少数。

有商家表示:“有些稍微大一点六七岁、七八岁的小孩自己手上有几十元零花钱,人家随时就来买,不需要大人。”

也有商家说:“这几款都很好卖,爱好不一样。小孩懂得很,知道哪个里面有。”

还有商家表示:“都是同一个版,只是有些卡牌稀有程度不一样。像这种,特殊概率比较小,因为它便宜。这款会送你一张稀有牌,等于你会有一张保底的稀有牌。”

奥特曼卡牌究竟有什么魔力?赢得这么多小学生的追捧?秦女士的儿子今年六年级,前不久迷上了奥特曼卡,因为身边的小朋友都在收集,秦女士觉得这样有助于孩子和其他同学交往,便从网上买了一些。

秦女士告诉记者:“它本身做工挺精美,但是不至于那么多钱。小孩喜欢不在于卡的本身,而是在于去玩的时候,这些卡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工具,彼此之间会交换,比如我有稀有卡就特别让人羡慕。”

如今,秦女士的孩子对“奥特曼卡”退烧了,又在同学们的带领下开始收集动画主题的“盲盒笔”,让秦女士感觉商家“骗小孩”的手段,层出不穷。

秦女士说:“盲盒笔有各种系列,海贼王系列、柯南系列,都是动画片里的。一个单独包装特别漂亮的小纸盒,里面有一款跟动漫人物相关的笔。比如柯南有6个系列,但是有一款叫隐藏款,那个款的概率很低,得买好多笔,就跟奥特曼的牌性质一样,特别不好。”

马女士的儿子也是一样,从看奥特曼动画到迷上奥特曼卡牌,几乎是“一瞬间”,马女士尝试将“买奥特曼卡牌”作为奖励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架不住孩子需求太大。

马女士告诉记者:“最初的时候并不反对,他爸给他买一盒100多元,结果拆完以后就留了十几张,其他的直接就给扔了。他说‘这些没用,都是差卡’。从那以后我觉得不对劲,我就拒绝再给他买贵的了,偶尔奖励就给他买5元、10元一包的。这种出来的好卡少,他不停要买,但未必能买到他想要的。我感觉孩子特别容易上瘾。”

对此,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教育专家宗春山认为,青少年以游戏为目的,希望购买奥特曼卡牌的本质是娱乐和社交。“爱玩是儿童的天性,重要的是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是否有参与?如果家长在孩子的娱乐、成长过程中都没有参与,学习下降后怪罪孩子’爱玩’,是靠不住的。”

宗春山指出,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只不过玩具不同,但是游戏力和需求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把它简单归结成沉迷。它有社交属性,孩子们需要归属感,如果这个东西他不玩、不懂,他融不进这个集体。宗春山认为:“沉迷的孩子是少数,(沉迷)背后其实是家庭环境跟教育关系出问题了。第一,父母陪伴的品质很低,他用这些玩具来消磨自己的时光,避免孤独。第二,如果我们让他少玩,不沉迷,家长要动脑筋下功夫,有一种爱叫时间,你陪他嘛。”

宗春山告诉记者,虽然儿童需要娱乐,但这种盲盒式卡牌、盲盒式铅笔带来的刺激感,远强于此前传统游戏。与成年人购买盲盒不同,未成年人对这样的刺激抵御能力更低。而面对“盲盒”这种新鲜事物,我国尚没有对盲盒类产品销售制定全国性法规,让未成年人过早接触此类商品是否合适?此前上海制定的《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南》要求不能向8周岁以下儿童出售盲盒,为行业划了“红线”,未来这样的规则能否推广实行?如何制定全国性法规?亟待讨论。

宗春山认为,最大的成瘾性就是不确定性。“比如买彩票,如果知道我中奖可能诱惑力很低,恰恰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中,中多大我也不知道,这是盲盒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意义,这本身就有极大的刺激,因为人类的大脑时时刻刻需要刺激。所以这些游戏的设计,包括电子游戏设计的背后,都有一个心理学的意义,上瘾也谈不上,就容易让你一层一层追下去。”


编辑:郭峰旭

               


警视在线

律师团